近日,太阳集团tyc5997鲍娇琳/齐兴柱课题组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影响因子8.2,中国科学院一区)发表了题为“Emerging anticancer potential and mechanisms of snake venom toxins: A review”的综述论文,详尽阐述了蛇毒毒素的抗肿瘤机制及其抗癌药用开发价值。
动物毒素(如蛇毒毒素、芋螺毒素等)已被证明是药物开发的宝贵天然资源。过往,人们主要研究蛇毒毒素在调节凝血、血管扩张和心血管功能等方面的药理活性,并成功地基于蛇毒毒素开发了多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上市药物。近年来,蛇毒毒素被证实具有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抑制细胞增殖、抑制血管生成、抑制细胞粘附和迁移、增强免疫等抗癌药理功能。目前多种具有抗癌活性的蛇毒毒素肽等成分已被发现,如L-amino acid oxidases (LAAOs)、phospholipase A2 (PLA2)、metalloproteinases (MPs)、three-finger toxins (3FTxs)、serine proteinases (SPs)、disintegrins、C-type lectin-like proteins (CTLPs)、cell-penetrating peptides、cysteine-rich secretory proteins (CRISPs)等。本论文重点总结了这些蛇毒毒素成分的抗肿瘤活性及其抗癌分子机制,并讨论了将其开发为抗癌药物潜力。
海南大学为本论文的第一通讯单位,药学院2021级硕士生郭席君和2023级硕士生甫远凤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药学院鲍娇琳副教授和齐兴柱正高级实验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药学院符影副教授、董帅副教授和丁仁博副教授亦对该论文提供了重要帮助。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大学协同创新中心科研项目、海南省“南海新星”人才项目、海南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等项目的支持。
图1. 蛇毒毒素诱导肿瘤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分子机制。
图2. 蛇毒毒素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
全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141813024027958